2022年6月,第二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在三湘大地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院士、学会人才、企业嘉宾齐聚一堂,共话湖南科技经济深度融合,深入讨论如何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地方经济发展动能。
近年来,中国科协广聚英才,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发挥粘合剂作用,聚合210余家学会共攀科技创新高峰,共助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尽显科学家精神和报国情怀。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庆伟在开幕式上致辞表示,湖南将进一步深化与中国科协和国内外科技界、企业界合作,加大政策支持、优化创新环境、提升服务水平,让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聪明才智在湖南这片创新沃土上开花结果。
牢记嘱托,敢于担当——谱写湖南发展新篇章
湖南镶嵌在泱泱中华的腹心之地,厚重悠远的湖湘文化,滋养了“吃得苦、霸得蛮、扎硬寨、打硬仗”的湖湘特质,也孕育出“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湖湘精神。
在这片三湘大地上,为党育英才,为国出利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从这里走出,改变中国命运,影响世界格局;今天的湖南,牢记殷殷嘱托,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奋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湖南。
其中,“科创中国”科技服务团是中国科协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品牌活动。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一环,科技服务团接长手臂,扎根基层,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进军科技创新,组织开展创新争先行动,促进科技繁荣发展,促进科学普及和推广,已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我们科技服务团到了现场,就是要找到企业发展中的技术难点和技术痛点,发挥专家的优势,推动企业的技术不断进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教授、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桂卫华在“科创中国”服务科技经济融合高峰论坛接受采访时表示,各科技服务团在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的联动中积极参与,“入湘行动”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离不开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补上重点领域的技术短板,离不开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湖南省检验检测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湖南省科创检验检测认证研究院副院长、高级工程师陈祥光说,“成立湖南省检验检测学会的使命就是贯彻落实质量强省、高质量发展战略,进一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和加强质量认证体系建设促进全面质量管理的意见等相关精神,充分分挥检验检测作为“工业之眼”的作用,贯穿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转型升级的关键环节,为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提供技术支撑。”
近年来,陈祥光所在的检验检测学会充分发挥检验检测的“工业之眼”作用,作为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升级的关键环节,加强对科学研究或科技创新的服务与支持,全力推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保障公共安全,助推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为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提供技术支撑。
创新引领,自立自强——打造中部崛起新引擎
2021年,湖南经济总量达到4.6万亿元,居全国第九;增速居“中国十大经济省份”第三。
科技创新“七大计划”、先进制造业“八大工程”、改革开放“九大行动”有力促进战略落地见效。电力、算力,和以科技创新为主要代表的动力支撑,正以澎湃之势夯实着湖南长远发展之基。
学会通过对人才的引进、将人才与企业的对接,携手各方共同打造中部崛起的新引擎。
湖南科教大省,拥有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拥有双一流高校5所,在湘两院院士42人,湘籍院士131人。聚焦战略科学家“关键少数”,抓住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这个中坚力量,学会以超常规举措精准引才,系统育才,科学用才,用心留才,打造湖湘留学高地。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陆大明认为,推动专家院士属地化可以针对性地解决当地面临的科技攻关难题,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良好支持:“我们通过建立服务站工作站的模式,把专家属地化或本地化,精准解决湖南当地的科技攻关需求。”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科技人才是创新发展的一汪活水,科技创新生力军的不断壮大,将为湖南建设创新型省份加速,为湖南科技答卷添彩。
在和企业的对接上,学会积极了解行业需求,并将需求与学会人才相匹配,提供技术支持。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大学教授、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理事长王耀南认为,学会作为科技工作者和企业间的催化剂,可以有效起到双方双向互动的良性循环中。“学会组织科技工作者走出实验室深入一线,培训了大家对技术的消化吸收,改进了我们原来设计的产品的不足。这是双向的需求,也是对产品开发科技提出来的要求。双方相互熟悉,彼此信任,就是所谓的交钥匙工程,是相互互动的良好典范。”
科技赋能,低碳转型——开创绿色发展新局面
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在“双碳”目标指引下,绿色、低碳、节能发展成为湖南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
然而只要有工业生产就会产生环境污染,我们如何看待环境问题?如何破解工业发展和环境污染间的矛盾?如何在节能减排的同时确保工业经济的稳步提升?这本就是一个由科技破局的全新赛道。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教授、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副理事长柴立元在有色金属领域深耕多年,带领学会团队扎根湖南调研,发现目前在有色金属领域的排放上依旧存在问题,“当前产品结构单一,产业链低端,我们的资源优势也逐渐丧失,因此要在节能减排的前提下形成新的技术体系。”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柴院士提出通过延链、补链、强链,实现有色金属行业绿色发展和高端生产并行,“面临环境问题,绿色问题、低碳问题、循环问题,我们既要实现产业链的提升,还要加强创新链的推动、学科链的支撑,通过技术提炼出更多新能源材料和高端生产的关键金属。”
而如何让更多人接受双碳下的新技术,让这项技术有效投入到市场中去?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教授、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桂卫华借鉴国外做法,提出“胡萝卜激励”模式,“国家开放碳交易市场,可以把企业排碳量这个指标投放到市场上做交易,形成投资方、持续方和市场三方交易模式,通过胡萝卜政策来激励碳交易,我相信我们国家的碳交易市场将来还会越做越大。”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岳麓山下、湘江之滨,湖湘文化孕育的丰润沃土上,一个个灵气闪耀、充满活力的科技高地正拔节生长。
“三高四新”,是国际视野下国之大者与湖南优势的时代航向;“产学研用”,是国家发展中科技经济深度融合的大势所趋。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广大科技工作者与学会一起胸怀国之大者,聚首湘江之畔,展望美好未来,在建设现代化新湖南征程中创造新的璀璨辉煌。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